花蓮暑期盛事「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」將在7月18日至20日登場,今年主題為「洄到花蓮,南島共響」,透過聲音、舞蹈與記憶,串聯南島語族歷史的脈動與情感。縣府表示,3天晚上的活動主題均不同,現場還會有與復活節島官方授權合作打造的「1:1摩艾雕塑裝置」首次曝光,屆時勢必能成為打卡新熱點。
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辦理迄今邁入25年,前身為「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」,隨活動形式逐年擴大,加上縣府近年積極透過「南島極境」計畫與南島國家交流,邀請當地樂舞團登台表演,去年將活動名稱改為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,希望透過各國不同且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,帶給觀眾1場國際級的樂舞饗宴。
縣府表示,今年活動主題為「洄到花蓮,南島共響」,延續花蓮作為太平洋南島文化樞紐的角色,強調文化根植於土地,透過聲音、舞蹈與記憶,串聯南島語族歷史的脈動與情感,並透過3晚的不同主題,包含「Sera(大地)之夜」、「Cidal(太陽)之夜」、「Fali(山風)之夜」,呼應花蓮豐富的地域文化與多元族群分布,從奇萊平原、花蓮溪到秀姑巒溪,展現在地原民文化的深厚底蘊。
特別的是,縣府今年2月曾出訪復活節島展開南島語族極東點的南島文化交流考察,與當地官方授權合作打造的「1:1摩艾雕塑裝置」,將在聯合豐年節活動首次曝光,屆時勢必成為打卡新熱點,另外,活動現場也會有許多沉浸式互動體驗,讓遊客認識南島文化的美好。
縣長徐榛蔚表示,花蓮是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,擁有全台最多元的族群組成,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彷彿置身於1座活的文化博物館。縣府近年也透過「南島極境」計畫,串連紐西蘭、大溪地、夏威夷、馬達加斯加與復活節島等南島文化節點,與世界各地南島友人建立深厚連結。
她接著說,縣府每年也會邀請南島的家人們「回家」,齊聚花蓮共襄盛會,讓花蓮成為文化交會之地、走向世界的重要節點,也展現縣府對原民文化向下扎根、向上發展的堅定承諾。